当前位置: 首页 > 方案提供> 中国上市 >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风险分析

时间: 2022-8-31 17:41:56来源:www.tannet.net 点击:2084次
深圳登尼特公司2000年在深圳创立了运营中心,主要业务包括墨西哥RFC税号,爱尔兰公司投资,企业财务规划,上市方案,项目投融,融资方案,协议代写,商业计划书,37号文登记代办等,值得您选择!

,墨西哥RFC税号,爱尔兰公司投资,企业财务规划,上市方案,项目投融,融资方案,协议代写,商业计划书,37号文登记代办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咨询电话:0755-82143181
 
 
 
快速发展的内在冲动和巨额融资能力使更多的企业想“走出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和融资金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却有很多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选择了退市。海外上市是一条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道路。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哪些应该规避的风险呢?
 
 
 
一、过高估值的风险
中国很多公司在海外上市时普遍存在IPO首次公开募股定价过高的问题,根源在于公司管理者不了解境内外IPO的区别。在内地市场,新股通常不存在发行失败的问题,市盈率也在20倍左右。但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时,首先面对的是高额的上市成本。海外发行股票的费用主要包括上市费、律师费、审计师费、财务顾问费、承销商费及其他费用等。与中国内地上市费用仅占融资总额3%~5%相比,主要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费用分别为:香港主板在10%左右、创业板在10%~15%之间,美国纳斯达克为13%~18%;新加坡市场为6%~8%。面对高额的海外上市成本,很多企业会尽可能地提高估价,以便能取得更高的市盈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海外投资者也逐渐了解了中国公司,中国概念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太大的溢价,投资者更为关注公司的业绩、市场占有率、发展后劲等,如果定价不合理,股票发行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比如2004年6月21日,原计划在香港上市的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即发表声明称,由于无法就最后定价与承销商达成一致,因此将不会继续全球招股活动,并停止新股发行。
 
 
 
二、再融资风险
由于在中国国内取得融资资格很不容易,因此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初次融资时,都会使出混身解数使融资额度一次性达到,而并不重视再融资。但是,国际市场上的规则可不是这样,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企业都应十分重视再融资。但按照国际惯例,融资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拿美国市场来说,上市公司一年能融资12次,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企业都应重视再融资。
 
 
很多内地企业为了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在海外上市之初给予投资者很多承诺,上市之后很难兑现承诺,而其经营业绩也很快在股价上表现出来并影响到公司的再融资。比如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相当数量已经跌破了发行价,这固然与中航油的影响有关,但也与其后续业绩不佳有关。
 
 
 
三、价值被低估的风险
不同地区的证券市场对同一个企业的估值可能有很大差异。有些国内企业寻求境外上市时不得不支付价值被低估造成的损失,这在一些传统行业尤为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企业不了解海外证券市场的要求,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也有误解。即使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和IT企业,国内经营模式也可能与海外不完全相同,当市场无法理解这种差异时,企业公开上市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比如SOHU、网易就曾长期不被投资人看好而股价低迷;在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拥有全球市场份额的中星微电子,在纳斯达克上市时也只获得8 700万美元的融资;另一家芯片设计企业珠海炬力上市后,也同样没有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同。
 
 
四、上市后的监管责任与法律风险
1、严密的监管。海外证券市场有着比中国内地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并且法律及其执行机制较为完善。除了证券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外,还有来自投资者、中介专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的积极监督机制(如集体诉讼)。内地企业由于不熟悉海外证券市场的制度规则,在操作中时有信息披露上的漏洞,因而极易遭遇诉讼的困扰。
 
2、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风险。海外上市公司的董事在履行职务时会面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公司或第三者经济损失时依法承担责任的风险。该风险与上市所在地的有关法律有关。
 
 
五、上市地与经营地分开造成的风险
海外上市以后,内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影响公司股价,反过来,公司股价的一些不正常波动也可能为其经营带来麻烦。对于市场在内地的企业,因为资本市场与企业自身消费群体隔绝,到境外融资对企业自身品牌的助益并不明显。上市后若经营不善,就很有可能丧失进一步融资的条件;如果到了不合适的市场上市,后续发展则更加受限。这种上市和经营活动分处两地带来的信息滞后与失真会给内地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六、被敌意收购的风险
虽然不同证券市场都有相关的政策以预防恶意收购,企业自身也可以通过毒丸计划等手段进行反击,但这种威胁却是始终存在的。2005年盛大对新浪在美国市场上实行的收购就是一起典型的海外敌意收购案。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咨询电话:0755-82143181
 
 
 
快速发展的内在冲动和巨额融资能力使更多的企业想“走出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和融资金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却有很多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选择了退市。海外上市是一条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道路。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哪些应该规避的风险呢?
 
 
 
一、过高估值的风险
中国很多公司在海外上市时普遍存在IPO首次公开募股定价过高的问题,根源在于公司管理者不了解境内外IPO的区别。在内地市场,新股通常不存在发行失败的问题,市盈率也在20倍左右。但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时,首先面对的是高额的上市成本。海外发行股票的费用主要包括上市费、律师费、审计师费、财务顾问费、承销商费及其他费用等。与中国内地上市费用仅占融资总额3%~5%相比,主要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费用分别为:香港主板在10%左右、创业板在10%~15%之间,美国纳斯达克为13%~18%;新加坡市场为6%~8%。面对高额的海外上市成本,很多企业会尽可能地提高估价,以便能取得更高的市盈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海外投资者也逐渐了解了中国公司,中国概念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太大的溢价,投资者更为关注公司的业绩、市场占有率、发展后劲等,如果定价不合理,股票发行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比如2004年6月21日,原计划在香港上市的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即发表声明称,由于无法就最后定价与承销商达成一致,因此将不会继续全球招股活动,并停止新股发行。
 
 
 
二、再融资风险
由于在中国国内取得融资资格很不容易,因此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初次融资时,都会使出混身解数使融资额度一次性达到,而并不重视再融资。但是,国际市场上的规则可不是这样,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企业都应十分重视再融资。但按照国际惯例,融资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拿美国市场来说,上市公司一年能融资12次,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企业都应重视再融资。
 
 
很多内地企业为了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在海外上市之初给予投资者很多承诺,上市之后很难兑现承诺,而其经营业绩也很快在股价上表现出来并影响到公司的再融资。比如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相当数量已经跌破了发行价,这固然与中航油的影响有关,但也与其后续业绩不佳有关。
 
 
 
三、价值被低估的风险
不同地区的证券市场对同一个企业的估值可能有很大差异。有些国内企业寻求境外上市时不得不支付价值被低估造成的损失,这在一些传统行业尤为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企业不了解海外证券市场的要求,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也有误解。即使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和IT企业,国内经营模式也可能与海外不完全相同,当市场无法理解这种差异时,企业公开上市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比如SOHU、网易就曾长期不被投资人看好而股价低迷;在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拥有全球市场份额的中星微电子,在纳斯达克上市时也只获得8 700万美元的融资;另一家芯片设计企业珠海炬力上市后,也同样没有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同。
 
 
四、上市后的监管责任与法律风险
1、严密的监管。海外证券市场有着比中国内地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并且法律及其执行机制较为完善。除了证券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外,还有来自投资者、中介专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的积极监督机制(如集体诉讼)。内地企业由于不熟悉海外证券市场的制度规则,在操作中时有信息披露上的漏洞,因而极易遭遇诉讼的困扰。
 
2、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风险。海外上市公司的董事在履行职务时会面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公司或第三者经济损失时依法承担责任的风险。该风险与上市所在地的有关法律有关。
 
 
五、上市地与经营地分开造成的风险
海外上市以后,内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影响公司股价,反过来,公司股价的一些不正常波动也可能为其经营带来麻烦。对于市场在内地的企业,因为资本市场与企业自身消费群体隔绝,到境外融资对企业自身品牌的助益并不明显。上市后若经营不善,就很有可能丧失进一步融资的条件;如果到了不合适的市场上市,后续发展则更加受限。这种上市和经营活动分处两地带来的信息滞后与失真会给内地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六、被敌意收购的风险
虽然不同证券市场都有相关的政策以预防恶意收购,企业自身也可以通过毒丸计划等手段进行反击,但这种威胁却是始终存在的。2005年盛大对新浪在美国市场上实行的收购就是一起典型的海外敌意收购案。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咨询电话:0755-82143181

 

快速发展的内在冲动和巨额融资能力使更多的企业想“走出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和融资金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却有很多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选择了退市。海外上市是一条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道路。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哪些应该规避的风险呢?

 

一、过高估值的风险
中国很多公司在海外上市时普遍存在IPO首次公开募股定价过高的问题,根源在于公司管理者不了解境内外IPO的区别。在内地市场,新股通常不存在发行失败的问题,市盈率也在20倍左右。但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时,首先面对的是高额的上市成本。海外发行股票的费用主要包括上市费、律师费、审计师费、财务顾问费、承销商费及其他费用等。与中国内地上市费用仅占融资总额3%~5%相比,主要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费用分别为:香港主板在10%左右、创业板在10%~15%之间,美国纳斯达克为13%~18%;新加坡市场为6%~8%。面对高额的海外上市成本,很多企业会尽可能地提高估价,以便能取得更高的市盈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海外投资者也逐渐了解了中国公司,中国概念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太大的溢价,投资者更为关注公司的业绩、市场占有率、发展后劲等,如果定价不合理,股票发行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比如2004年6月21日,原计划在香港上市的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即发表声明称,由于无法就最后定价与承销商达成一致,因此将不会继续全球招股活动,并停止新股发行。

 

二、再融资风险
由于在中国国内取得融资资格很不容易,因此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初次融资时,都会使出混身解数使融资额度一次性达到最大,而并不重视再融资。但是,国际市场上的规则可不是这样,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企业都应十分重视再融资。但按照国际惯例,融资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拿美国市场来说,最多的上市公司一年能融资12次,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企业都应重视再融资。


很多内地企业为了达到上市圈钱的目的,在海外上市之初给予投资者很多承诺,上市之后很难兑现承诺,而其经营业绩也很快在股价上表现出来并影响到公司的再融资。比如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相当数量已经跌破了发行价,这固然与中航油的影响有关,但也与其后续业绩不佳有关。

 

三、价值被低估的风险
不同地区的证券市场对同一个企业的估值可能有很大差异。有些国内企业寻求境外上市时不得不支付价值被低估造成的损失,这在一些传统行业尤为严重。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企业不了解海外证券市场的要求,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也有误解。即使对于新兴的互联网和IT企业,国内经营模式也可能与海外不完全相同,当市场无法理解这种差异时,企业公开上市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比如SOHU、网易就曾长期不被投资人看好而股价低迷;在数字多媒体芯片领域拥有全球第一市场份额的中星微电子,在纳斯达克上市时也只获得8 700万美元的融资;另一家芯片设计企业珠海炬力上市后,也同样没有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同。


四、上市后的监管责任与法律风险
1、严密的监管。海外证券市场有着比中国内地更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并且法律及其执行机制较为完善。除了证券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外,还有来自投资者、中介专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的积极监督机制(如集体诉讼)。内地企业由于不熟悉海外证券市场的制度规则,在操作中时有信息披露上的漏洞,因而极易遭遇诉讼的困扰。

2、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风险。海外上市公司的董事在履行职务时会面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公司或第三者经济损失时依法承担责任的风险。该风险与上市所在地的有关法律有关。


五、上市地与经营地分开造成的风险
海外上市以后,内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影响公司股价,反过来,公司股价的一些不正常波动也可能为其经营带来麻烦。对于市场在内地的企业,因为资本市场与企业自身消费群体隔绝,到境外融资对企业自身品牌的助益并不明显。上市后若经营不善,就很有可能丧失进一步融资的条件;如果到了不合适的市场上市,后续发展则更加受限。这种上市和经营活动分处两地带来的信息滞后与失真会给内地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六、被敌意收购的风险
虽然不同证券市场都有相关的政策以预防恶意收购,企业自身也可以通过毒丸计划等手段进行反击,但这种威胁却是始终存在的。2005年盛大对新浪在美国市场上实行的收购就是一起典型的海外敌意收购案。

 

------分隔线----------------------------
深圳市登尼特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国际总部客户专线:852-27826888
中国总部客户专线::400-880-8199
  • 主营业务:注册香港公司 注册美国公司 年审年报 注册BVI公司 银行开户 代理记账
  •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