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产权 >

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

时间: 2022-1-20 0:24:07来源:www.tannet.net 点击:1676次
登尼特公司主要业务包含创业方案,创业投资服务,上市方案,融资方案,项目投融,股权结构等,值得您选择!

私募基金概述

私募基金(Privately Offered Fund)是指一种针对少数投资者而私下(非公开)地募集资金并成立运作的投资基金,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或“地下基金”,其方式基本有两种:一是基于签订委托投资合同的契约型集合投资基金,二是基于共同出资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资基金。

 

私募基金在国际上的发展及其特点

私募基金在国际上发展迅速,私募基金的主要构成形式是对冲基金(Hedge Fund),是为谋取大回报的投资者而设计的合伙制私募发行的投资工具。对冲基金与共同基金(Mutual Fund)不同,后者一般是公募发行,须公开投资组合并接受公开监管,对冲基金因其合伙私人投资性质,不受政府管制,但并不意味着其不受任何监督;一般而言,外部有债权人(贷款银行)的监督,内部有合伙投资人的监督。对冲基金发展至今全球超过4000种,总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虽数量与规模还比不上共同基金,但发展势头强劲,著名的如巴菲特掌管的基金、索罗斯量子基金和长期资本公司LTCM都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虽然前两年处境比较艰难,但2000年以来赢利水平有所回升。

 

私募基金在国际上得到快速发展,证明其有顽强的生命力。这与私募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的优势不无关系。同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有以下特点:

1、由于私募基金是向少数特定对象募集的,因此其投资目标可能会更有针对性,更能满足客户特殊的投资要求。

2、政府对私募基金的监管相对宽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式更加灵活。

3、私募基金不必像公募基金那样定期披露详细的投资组合,因此其投资更具隐蔽性,受市场追踪的可能性较小,投资收益可能会更高。

此外,私募基金内部治理结构也有较大特点。私募基金一般实行合伙人制,能有效降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下的委托代理风险。合伙制的私募基金是由有限合伙人与一般合伙人组成。有限合伙人(委托人)是真正的出资人,一般合伙人由投资专家组成,投入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及少量现金。收益分配上是有限合伙人也获得较大部分。而投资失败,一般合伙人的出资将首先受到损失。这就形成以下局面,一方面,丰厚的投资收益分配成为激励一般合伙人的巨大动力;另一方面,对一般合伙人而言,首先承担损失的责任可约束其道德风险。这样委托代理风险大为降低。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优劣势

与封闭基金、开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公募基金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私募基金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在美国,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通过公开媒体做广告来招徕客户,而按有关规定,私募基金则不得利用任何传播媒体做广告宣传,其参加者主要通过获得的所谓“投资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认识基金管理者的形式加入。

其次,在募集对象上,私募基金的对象只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圈子虽小门槛却不低。如在美国,对冲基金对参与者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若以个人名义参加,近两年个人年收入至少在20万美元以上;若以家庭名义参加,家庭近两年的收入至少在30万美元以上;若以机构名义参加,其净资产至少在100万美元以上,而且对参与人数也有相应的限制。因此,私募基金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投资目标,它更像为中产阶级投资者量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

第三,和公募基金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政府监管也相应比较宽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隐蔽性,运作也更为灵活,相应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此外,私募基金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基金发起人、管理人必须以自有资金投入基金管理公司,基金运作的成功与否与他们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从国际目前通行的做法来看,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5%的股份,一旦发生亏损,管理者拥有的股份将首先被用来支付参与者,因此,私募基金的发起人、管理人与基金是一个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公募基金与生俱来的经理人利益约束弱化、激励机制不够等弊端。

正是因为有上述特点和优势,私募基金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展十分快速,并已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培育出了像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和国际金融“狙击手”。在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公开合法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但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或个人从事的集合证券投资业务却早已显山露水,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们已经具备私募基金应有的特点和性质。据报道,国内现有私募基金性质的资金总量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其中大多数已经运用美国相关的市场规定和管理章程进行规范运作,并且聚集了一大批业界精英和经济学家。但美中不足的是,它们只能默默无闻地生存在不见阳光的地下世界里。随着入世的临近,中国基金市场的开放已为时不远,根据有关协议,5年后国外基金可以进入中国市场,未来市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由此,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应尽快赋予私募基金明确的法律身份,让其早日步入阳光地带,这不仅有利于规范私募基金的管理和运作,而且可以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交易成本,推动金融创新,并不断创造和丰富证券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渠道,满足投资者日益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源区别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区别是基金投资主体不同,私募基金面向特定投资者,满足特定基金投资群体的需要。由于存在特别的对基金目标有特殊期望的客户,基金发起人为填补市场空白,推出为某些定向客户定制的基金产品,也是扩大基金销售规模的一种市场策略。

正是私募基金的这一特性,使私募基金这一产品合同有协议的性质,即投资者可以与基金发起人协商并共同确定基金的投资方向及目标,而不是由基金发起人单方决定。也就是说,私募基金更注重特定投资者的需求。

2、法律法规上的区别

一般来讲,公开募集资金面向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为保护众多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公开募集行为(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都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及更详细的信息披露要求。而私募基金由于投资者只是部分特定的群体,可以是个别协商的结果,一般法规要求可以不如公募基金严格详细,如单一股票的投资限制放宽(现在公募基金即新基金此投资限制为10%),某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可以超出一定比例(现公募基金根据投资者的不同有不超过3-10%的要求),对私募基金规模的最低限制更低(现新基金的最小规模是2亿),不必每季公布投资组合(现新基金是每季公布),等等。

但是,如果政府认为私募基金的监管也要加强,也可能对私募基金提出如公募基金一样的监管要求。那么,在政府制定出相应的法规以前,讨论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区别,就只能限定在募集方式上面。因此,除募集方式外,公募私募的其他区别特征,及各自的内涵,取决于政府监管手段的差异及差异程度。就私募基金的本质来讲,私募基金可以是只针对几个投资者。基金即有集合众多投资之义,因此,现实中,私募基金的定义是由政府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而订立的法规所规定的。

总之,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明显区别仍在于募集方式,即是面向所有投资者公开发布招募书,还是对特定投资者发布投资意向书。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历程

1993年-1995年:萌芽阶段,这期间证券公司与大客户逐渐形成了不规范的信托关系;

1996年-1998年:形成阶段,此期间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委托承销商进行投资,众多的咨询顾问公司成为私募基金操盘手;

1999年-2000年:盲目发展阶段,由于投资管理公司大热,大量证券业的精英跳槽,凭着熟稔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市场营销,一呼百应。

2001年以后:逐步规范、调整阶段,其操作策略由保本业务向集中投资策略的转变,操作手法由跟庄做股到资金推动和价值发现相结合转变。

 

我国私募基金市场的现状

据圈内人士估计,我国现有地下私募基金的总量远远超过在深沪两地挂牌的封闭式基金。其总量保守估计已在2000亿元左右,较高估计则达5000亿元。按此估算,考虑到这些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我们可以认为,虽然在深沪两地挂牌的证券投资基金的股本和净值占流通市值的比率不到4%,但加上私募基金部分,则这一比例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国1999年投资基金占股票市值的比率为18%)。所以,私募基金实力强大,需要证券监管部门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规范引导其走向正确发展的道路。

虽然我国私募基金市场的发展带有自发性、地下性,但却并没有乱成一团,而是相当讲求信誉,秩序井然,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出现过大的纠纷问题。正是因为私募基金的市场化,许多公募基金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首先是基金持有者与管理人的激励兼容问题。证券法规定,公募基金每日基金管理人的报酬为上日基金资产净值乘1.5%乘1/365,比例相当高,这直接导致部分基金管理人希望在短时间内抬高资产净值以获益,临到年底分红时,又迅速做低净值,容易造成违规操作。相反,私募基金大部分只给管理者一个固定管理费以维持开支(甚至没有管理费),其收入从年终分红中按比例提取,这使得基金持有者与管理人利益一致。

其次是基金管理人的风险承担机制。国际上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一般要持有基金3%至5%的股份,一旦发生亏损,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支付,以保证管理人与基金利益绑在一起。我国大部分私募基金目前也采用这种方式,不同的是其比例高达10%至30%,因此发生亏损时,反而是基金管理人损失严重。之所以比例这么高,是因为我国信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同时由于其操作处于地下状态,风险较大,比例不高难以吸引资本加盟。

第三是基金管理人对于资金持有对象的主动选择机制。据称,一家70亿元规模的私募基金在招募时即对资本持有人提出“八不要”:资金少的不要,一般每人要在3000万元以上;要求固定回报的不要;时间短的不要。

第四是融资和投资方式的充分市场化,其中许多可能触及金融管理规定。在私募基金中,一些目前不合法但合理的做法非常盛行。

第五是私募基金开始注重治理机制问题。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前景分析[1]

1.我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私募基金的投资空间广阔。

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值不断增加,流动性不断提高,同时金融衍生品市场即将推出。截至2006 年6 月末,我国境内上市公司(A、B 股)达1375 家,总市值已超过4 万亿,流通市值大约1 万7 千亿,债券市场规模已近9 万亿。2006 年上半年,深沪两市股票成交金额近3.8 万亿,债券现货交易金额近5 万亿,债券回购交易金额超过11 万亿。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交易制度不断创新,发展衍生品市场是历史必然。从全球共同基金的发展看,各国对共同基金使用杠杆工具和投资衍生品市场都有严格的限制,共同基金很少参与衍生品交易。目前,我国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权证市场有严格的限制,估计未来对共同基金进行融资融券业务、参与卖空交易和投资衍生品都将有更为严格的规定。

目前,我国现货市场已经推出权证产品,融资融券制度刚刚开始实施,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已经筹备,预计2006 年内将推出第一个股指期货产品。融券卖空以及投资衍生产品,显然不适合散户操作,主要由各种专业和机构投资者组成。其中,共同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主力不可能成为衍生品市场的主要投资者,私募基金将成为我国未来杠杆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投资者之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新产品不断出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流动性不断增强,可供私募基金的投资空间日益扩展。私募基金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将不断提高。

 

2.我国私募基金投资人队伍不断壮大,私募基金需求旺盛。

海外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个人投资者、捐赠基金(endowments)、基金会(foundations)、养老基金和企业投资者。下表 给出了美国各类投资者将资产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比例和规模。其中2000 年数据为历史数据,2005年数据则是有自由人公司(Freeman and Company)估计的。

 

美国各类投资者在私募基金中投资状况

从表可以看出,个人投资者是私募基金的主要投资群体,私募基金超过80%的资产来自个人投资者。据自由人公司估计,2000 年美国个人投资者拥有的可投资资产大约有12.5 万亿美元,是其他类型投资者可投资资产总和的4 倍多。个人投资者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比例不高,大约占他们拥有的可投资资产的2.5%,相比之下,捐赠基金和基金会可投资资产数量较小,大约分别为2670 亿和2590 亿美元。目前,大约60%的捐赠基金和基金会和20%的养老基金将资产投资于私募基金,投资于私募基金的资产大约占捐赠基金和基金会资产的5%,养老基金只将其5 万亿美元资产中大约1%投资于私募基金。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的潜在投资人群体在迅速成长,其资产规模也在迅速增长。截至2006 年上半年,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超过15.5 万亿元。其中大约80%的资产掌握在20%的人手中。根据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某国有银行的调查,在该行存款超过5 万元的居民,其存款占该行所有居民存款的80%,存款超过100万元的居民,其存款占该行所有居民存款的11%。如果按照这一比例,考虑到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素,以及我国家庭通常以不同家庭成员的名义,在多家银行开立银行帐户等因素,全国存款规模超过100 万元的家庭,其储蓄存款总额将超过1 万亿元。

 

富有个人占有规模如此庞大的现金类资产,其投资需求将成为我国私募基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富有个人资产规模将进一步迅速扩大,私募基金的发展潜力巨大。另外,我国企业经营中的闲置资金数量庞大,也是私募基金的有效资金供给源。

 

3.我国有大量的私募基金经理人才储备。

美国私募基金经理主要出自华尔街出色的交易员和基金经理。华尔街被称作年轻人的世界,经纪商通常采用水平型的组织体系,很少有资深交易员可以晋升到总经理层。有些合伙制企业甚至希望他们的合伙人50~55 岁就退休,为有潜力的年轻人创造机会。因此,一些非常成功的基金经理很年轻就退休。

 

那些经验丰富并且有较好历史表现的基金经理发现,利用私募基金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收益。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类似于薪酬的管理费,以此来代替薪酬。同时,私募基金收取激励费用,以此取代奖金。私募基金经理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回报,同时获得与基金经理一样多,甚至更多的报酬。私募基金为基金经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使他们可以利用一种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来施展才华。例如,曾经在共同基金中创造了无数奇迹,全球最大共同基金——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退休后也从事了私募基金行业。私募基金不鼓励经理人提早退休,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会增加基金对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

 

中国股市发展至今已走过 16 个年头,十多年来股市起起落落。股市中的投资者除当初的个人投资者外,券商自营和资产管理业务,以及共同基金的发展已培养出一大批投资人才,为私募基金的发展做好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新一届私募冠军的成长轨迹字号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1月09日讯 惨淡的大环境下,银闰投资旗下一只名为“铖功程序化”的单账户期货产品却逆势而上,以黑马之姿脱颖而出。627.38%的年化收益更是直接秒杀2012年私募冠军400%的收益表现,谱写出一章期货的暴涨神话。而从新统计数据来看,“神话”仍在继续,2014年刚至,铖功程序化的单位净值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已经从6.81增至8.47。这意味着,成立之初慧眼识珠的投资者,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资产已经上涨了将近7.5倍。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对话银闰投资董事长刘增铖,试图挖掘新一届私募冠军的成长轨迹。

 

在外行眼中,期货从来离不开暴涨暴跌,暴利的反面就是亏损的无尽深渊。而在内行看来,期货的行情也是稍纵即逝,风险与机遇相伴而生。当刘增铖以超过7倍收益的辉煌战绩傲视群雄时,“暴走战士”、“钢丝舞者”的称号也纷至沓来。

 

“这么高的收益很难维持,十有八九是重仓,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多名私募人士曾对本报表示。而在质疑声中,刘增铖的铖功程序化继续在期货业续写神话。

 

“很简单,就是又看对了一次行情。”被问及铖功程序化缘何在短短3个交易日继续扶摇直上时,刘增铖笑言。具体是什么行情,刘增铖说,由于还没平仓暂时不便透露。

 

而在已经过去的2013年,刘增铖总共“看对了”12次行情。包括3月做空白银,6月做空菜油,7月做空大豆,8月做空豆粕,9月做空玻璃,11月做空国债,同时做多甲醇,12月做空焦煤、焦炭、小麦、胶板、纤板。

 

“我的收益是复利所致。”刘增铖对本报表示,去年627.38%的收益是正确判断12个品种叠加而来的,绝非外界揣测的重仓。

 

事实上,刘增铖对仓位一直有着严格控制。“一般来说很看好一个品种,也不会多于三成仓位。”

 

身处对暴利趋之若鹜的期货业,却对仓位有清醒的把控。刘增铖说,这是因为自己对重仓有着切肤之痛。

 

1990年,刘增铖大学毕业后开始接触股票市场,不久就在当地小有名气。两年后,22岁的刘增铖在朋友的介绍下开始接触期货,将股票市场积累的经验移植到期货市场后也是颇有斩获。

 

然而,危机很快逼近了。1996年,刘增铖判断广联所豆粕期货将有一波上涨,于是满仓杀入,结果却是看对行情赔了钱。由于重仓的原因,没能承受豆粕期价上涨前的回调,被迫砍仓出局。这次爆仓对刘增铖来说相当“要命”。首先,行情判断正确却亏钱了,对自信心的打击无法言喻,甚至对期货交易丧失信心;而最重要的是,刘增铖欠外债30多万,对于当时一个月工资300元的刘增铖来讲,简直万念俱灰。

 

“按比例等于我辞职时工资1万元,但欠外债1000万。”即使爆仓事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刘增铖谈到这次滑铁卢的失利,仍旧是“刻骨铭心”。

 

一番挣扎后,刘增铖继续选择了期货。“不想一辈子都在还钱,就只能咬紧牙关,迎难而上。”盘中专心交易,盘后复盘,并记录当日交易的得失。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增铖的期货交易水平迅速成长。2006~2011年,连续6年的时间,刘增铖在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中收获奖项,并在2011年海通期货举办的操盘争霸赛中问鼎冠军。

 

同年,刘增铖正式辞去公务员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期货私募的领域,在第二年正式发起成立了两只产品:铖功程序化和铖功超短交易。

 

然而铖功超短交易收益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期货资管网最新数据统计,其最新净值仅有1.3967,与铖功程序化的收益表现相去甚远。

 

“超短交易是我辞职后才开始学习的,此前主要还是以趋势交易为主,铖功超短交易是以高频短线交易为主,这个策略好累人。”刘增铖解释称,由于铖功超短交易盈利不理想,今年也不再单独使用了。

 

而统观刘增铖旗下这两只产品,运行之初收益情况均不理想。即使“黑马”铖功程序化,在去年前3个月也一直呈现亏损状态。

 

在刘增铖的叙述中,铖功程序化后期高收益的背后,离不开程序化策略的“法宝”。“我这套策略明显在去年6月份成熟了,之前一直在磨合修正。”

 

调试完成的程序在铖功程序化的高收益表现下功不可没。不仅可以挖掘行情,还可以执行风控。

 

然而怎样正确对待程序化呢?刘增铖表示,目前的期货私募,一部分过于倚重程序。“一套程序吃到老,连交易指令都是电脑自动下单。”

 

在刘增铖看来,决策者的主观策略也不可或缺。“因为行情大部分时间都是正常的,突发性行情是少数,所以正常波动用程序化是捷径,但对于异常波动我用主观经验加以克服。总体来说程序化的作用是很大的,减轻我相当大的工作量,毕竟异常波动不常见。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有灵魂的程序化交易策略。”

 

为了佐证这一观点,刘增铖例证道:“比如去年12月30日,豆粕在我的程序里面是发出信号了,高开上去,放巨量之后,马上打下来。技术指标弹出来是可以做的,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做豆粕,我认为蕴藏着无法把握的风险,这就是人对行情的判断和临时应对。这种行情很经典的,谁都会看到,谁都可以去做,但不是都能赚钱,所以我坚决不做。12月30日那天做多气氛很好,结果肯定让很多做多的投资者头痛万分。”

 

“之前有些报道认为铖功程序化收益这么好,是电脑对人脑的胜利。我说绝不是这样,策略能有多重要呢,还是人的问题。人怎么执行是关键,行情变化了,你怎么判断,怎么把握才重要,电脑打不过人脑的。”刘增铖称。

 

另一个证据是刘增铖旗下的第三只产品:铖功主观交易。成立于去年8月1日的纯主观策略产品近4个月收益已经翻倍。“按时间比例来说,它的收益比铖功程序化更高。”刘增铖说。而这只产品不借助于程序化策略,仅凭决策者的主观趋势判断。

http://www.tannet-group.com/

------分隔线----------------------------
深圳市登尼特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国际总部客户专线:852-27826888
中国总部客户专线::400-880-8199
  • 主营业务:注册香港公司 注册美国公司 年审年报 注册BVI公司 银行开户 代理记账
  • 点击关闭